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手游”热引冷思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9 23:17:1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一大早,从皖北老家来到合肥打工的李潇峰(化名)准备去建筑工地上班,躺在床上的儿子嚷嚷着要他把手机留下。“你们都不在家,我写完作业,不玩游戏能干吗?”面对儿子的要求,李潇峰除了妥协,别无他法。(9月8日《光明日报》)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人一部手机已经是司空见惯,大至耄耋之年的老人,小至天真烂漫的小孩基本都能够将手机流利的操作一番。手机时代的到来缩小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时空差距,拓宽人们的视野,加强了信息的交流传播,但由此也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尤其是“手游”日新月异的今天,使得人们沟通和交朋友多了一层面纱,当然问题不仅仅于此,看似盛况空前的“手游”热,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冷思考。

  近几年,关于手机游戏所引起的孩子问题不在少数,例如,沉迷游戏致使青少年性格变化、误充值游戏币等,这些都把“手游”推到风口浪尖上,对于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并不是要一巴掌把“手游”打死,因为,事情的发生的原因不只是在“手游”上,“手游”本身并无对错,而真正问题在于我们整个社会大的环境,留守儿童以及等开发者的诱导型消费暗度陈仓,快捷型支付推波助澜诸多因素导致了“手游”的“魔鬼化”。

  首先,“手游”的“深入人心”致使青少年沉迷成瘾,在长期的影响下,潜移默化般的改变当代青少年的性格,但是改变的主打因素不在游戏多么好玩、多么有趣,这侧面反映的是目前我们国家教育体制和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孩童问题显著。学习压力过大必须要有一个释放空间,外出活动提高情操因应试教育变得难能可贵,因此,青少年们会不由自主发现,一部小手机联络大世界,不断陷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当中,而现实世界的生活却变得不再那么丰富多彩。

  其次,父母的外出务工,以至于不能经常陪伴留守人员,这种群体更加容易内心空虚,感受不到温暖,也成为了“手游”大军中的“先锋军”。法国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作为孩子的心理寄托者的父母,长期的外出不在家,孩子的心声无法倾诉,只能通过手机里的花花大世界来发泄并寻找心灵上的藉慰。

  另外,“手游”引发的经济纠纷也是屡见不鲜,误充值大量的游戏币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大多数的青少年是没有经济来源收入,但是,他们手上却拥有父母的银行卡,或者说所用手机本身就绑定了银行卡,在充值的过程中很多也是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所以,近段时间因此发生游戏的运营者和家长之间的矛盾也是不断的激化。

  众所周知,一个新鲜事物的发展必定是曲折的,但我们不能就此去全盘否定,“手游”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出现了问题我们也要去面对,去改正。在笔者看来,要把正值青春的少年们从小小的屏幕里拯救出来,所需要的不仅仅四思想上的教育,更多要从教育体制、企业责任上去改变。

  我们应该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注重全面素质的发展,给予青少年们更多的户外空间,让他们想去了解这个世界。此外,通过务工人员子女异地就读改革,使务工人员敢把小孩带身边,解决了孩子留守问题。除此之外,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出台相应防沉迷的措施,加大对手机游戏的审核程度,淘汰不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游戏,严惩企业的不当营销手段等,而企业也必须自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存在利益至上的企业思想。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让青少年生活在一个阳光灿烂的社会中,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可以让他们既可以享受“手游”带来的快感,也可不沉迷其中,真正做到网络与现实的结合。(中国台湾网网友:吴迪)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