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小游戏单机游戏手机游戏游戏攻略网络游戏游戏评测游戏资讯游戏策划
 罗技 G Cloud 游戏掌机评测…
 网络游戏评测 - 新闻中心 -…
 新任雷神是名黑人!遭到所有…
 全球166寸笔记本—雷神第五…
 漫威漫画 新的雷神是黑人却…
 雷神电脑在保期主板烧毁 厂…
 雷神新911笔记本京东震撼首…
 360 fun
 2017手机360游戏排行榜 好玩…
 360手机助手评选年度十大最…
 本周360手游排行榜前十名
 仙战获360年度手机游戏排行…
 游戏日推荐 体验视障人士生…
 为什么以前下载游戏的电驴、…
 见游戏下载-见手游下载-52P…
 《鱿鱼游戏》里令人见色生畏…
 谕见手游下载-谕见v10最新版…
 为什么大学生后悔买游戏本 …
 2021开年游戏本电脑避坑指南…
 狂捶大腿!后悔买早了 12代…
 这6类游戏本千万别买能救一…
 毕业了到底要不要买游戏笔记…
 见游戏背景介绍 轻松了解游…
 见手游-见手游下载v20 - 逗…
 推荐一款模拟盲人游戏《见
 腾讯见游戏新手攻略 见新手…
 遇见攻略汇总 地图详解及装…
 站模板制作教程
 《马里奥激战前锋》评测总结…
 2021游戏排行榜手游前十名 …
 合作射击《二次灭绝》Steam…
 香港挂今期挂牌正版彩图
 解密游戏《The Entropy Cen…
 吊人游戏剧情简介_吊人游戏…
 100%好评的游戏被鉴赏家“…
 《文字游戏》Steam正式发售…
 你的GTX 1060真的已经战不动…
 《地平线西之绝境》ign评分…
 PC独立游戏十大神作排行榜!…
 对于​IGN最近的“史上…
 IGN重排史上最佳游戏TOP 10…
 《蔑视》IGN评分7分:艺术风…
 适合女生玩的少女心爆棚的小…
 叠纸游戏试水国产3A游戏
 有哪些女生适合玩的游戏202…
 适合女生玩的游戏有哪些 热…
 十款适合女生玩的游戏可以推…
 《小骨:英雄杀手》IGN评分…
 《猎天使魔女3》IGN评9分 S…
 战神5只配6分?IGN评分者被…
 无主之地新传说IGN评分多少…
 黑曜石中世纪侦探游戏
 笔记本游戏本电脑排行榜前十…
 打游戏的笔记本电脑推荐高端…
 游戏笔记本电脑排行榜前十名…
 游戏本推荐排行榜 (年末必…
 游戏本电脑性价比排行2020推…
 新游预告|10月第四周23款手…
 7月第4周40款手游开测 手游…
 10月第2周21款手游开测 手游…
相关文章
网络游戏评测 - 新闻中心…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游戏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游戏资讯网 >> 游戏评测 >> 正文
高级搜索
罗技 G Cloud 游戏掌机评测 7 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0 14:41:42 | 【字体:

  上个月罗技 G Cloud 云掌机的公布引起了包括我在内的相当多人的关注。云游戏设备这一概念充满了前景,通过云游戏,玩家可以纵享数千款高质量游戏,同时还无需下载 、更新,也不消耗存储空间,很显然云游戏是大势所趋。但同时,2022年的云游戏市场仍旧是一团糟,虽然 Xbox Game Pass还在继续吸引新用户并尝试进入 VR 等新领域,但谷歌 Stadia 等其他云服务商在短短几年的尝试后就已经出局。

  这样的现状让罗技G Cloud掌机处于一种有趣的局面。一方面,这是一台云游戏设备,一方面,这又是带有专用手柄的移动游戏设备,同时还和 Steam Deck 一样有着更多样的功能和更强的性能。不过有限的云服务支持和高昂的价格又让人觉得 G Cloud 更像是在做概念验证,而非是一款真正想在业界竞争的产品。

  罗技 G Cloud 的本质是一台带有定制外壳的 7 英寸安卓平板电脑,在按键方面这台掌机与当下主流游戏手柄的配置一致,包括了双摇杆、十字键、四功能键、扳机键与背键,同时还有 option 键与 home键(罗技把 home 键叫做 G 键)。

  在内部配置方面, G Cloud 采用了高通骁龙 720G 处理器,一款差不多已经上市三年的 8 核高性能处理器。考虑到这台机器会把大部分累活都放到云端进行,所以这个处理器并不算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你想从应用商店下载游戏到本地来游玩的话,那就别太指望这台机器在性能上的表现。存储方面,G Cloud 为 4GB RAM 和 64GB 闪存的配置,用户还可通过 micro SD卡来自行对存储进行扩展。

  G Cloud 采用了 7 英寸的 LCD 屏幕,450 尼特屏幕亮度与 IPS 技术加持让这款屏幕有着不俗的素质。屏幕分辨率为 1080p,刷新率为 60HZ 。说实话,这样的配置对云游戏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这块屏幕还支持多点触控,只不过在屏幕虚拟键盘上打字的体验着实不是太好。如果你想的话,你还可以通过触控来操作菜单。有些 app 会存在无法识别机器自带手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触控是你唯一的选择。

  由于用 G Cloud 玩游戏时的大部分时间可能都采用云游戏而非本地运行的方式,所以机器 6000 毫安的电池能提供约 12 小时的续航。就我实际体验看来,这一续航时间相当准确,在使用 Xbox Cloud时,电量大约每小时会消耗 5-10% 左右。除了续航时间长外,机器还支持通过底部的 USB-C 端口进行 3.0 快充,可以在两个半小时里把电量从零冲到满。官方还声称机器的待机时间大约在 830 小时,不过这一数据会根据用户使用习惯的不同而有所浮动。实际测试中,电池在我让机器闲置了约一个星期后会完全耗尽。但在我经常使用的时候,我发现只要我记得在用完后关闭所有的 app, 电量就会在两次使用间隔期间几乎没有损耗。

  G Cloud 采用了有点过时的 WiFi 5 标准(802.11/a/b/g/n/ac),可以连接到 2.4 GHz 和 5 GHz WiFi 网络。虽然在 2022 年不支持 WiFi 6 有些遗憾,也会在网速与效率方面有所损失,但其实目前绝大多数家用网络也还不足以体现出 WiFi 5 与 WiFi 6 的区别。机器并没有内置 5G 蜂窝网络芯片,所以带着这台掌机外出时就需要有移动热点或者找到 WiFi 才能使用。这就带来了一个可能算是最劝退的问题 —— 这是一台为了一个在基础设施和访问便捷度方面还有完全准备好的未来所设计的机器。只要离开了 WiFi,G Cloud 就成了一块漂亮的板砖,除非你想用这台机器来玩那些安卓手机游戏。

  就和许多移动设备一样, G Cloud 也有 3D 陀螺仪与触觉反馈功能,只不过我以云游戏形式游玩的过程里还尚未发现有适配这两项功能的游戏,似乎这两功能只在那些为安卓系统设计的 app 以及游戏里才能起上作用。

  在 G Cloud 的底部有着一组立体声扬声器、一个耳机插孔以及用于充电的 USB-C 端口,用户也可以用这个接口来接入 USB-C 的耳机。机器也支持蓝牙耳机,并有内置立体声麦克风可以起到一定消除回声和抑制外部噪音的作用。

  G Cloud 非常轻巧,总重量为 463 克,大部分重量都分布在左右握把之间。这个重量相比 422 克的 OLED版 Switch (带着左右 Joy-Con手柄的情况下) 要重一些,但对比 669 克的Steam Deck 就要明显轻多了。机器在设计上考虑到了各种方面,圆润的边缘和符合人体工学的握持感让这台机器在手持时有着舒适的手感。

  罗技 G Cloud 选择安卓 11 作为操作系统有点奇怪 —— 因为就在几个月前安卓 13 已经在某些设备上公布,不过我想大部分用户应该根本不关心那些安卓系统的最新功能。虽然 G Cloud 可以在「平板模式」下带来与一台与安卓 11 平板电脑一样的体验,但我还是建议大家在「手持模式」下玩游戏,该模式下机器会进入与 Switch 主菜单类似的启动器界面,这个包括有一连串横置层叠图标的界面最能给人一种在用主机的感觉。

  首次启动 G Cloud 时需要先用谷歌账户绑定设备,然后会进入上文提到的手持或平板模式的选择。机器内预装了 Xbox Cloud Streaming (beta) 以及 Nvidia GeForce Now 两个云游戏 app 以及用于本地游戏串流的 Xbox 和 Steam Link。除了这四个用于游戏的软件外,机器内还预装有如 Chrome、日历、联系人、地图等一系列谷歌 app 套件,让人难受的是这些预装 app 全都是无法删除的。

  G Cloud 可以安装谷歌应用商店,有了这个,用户就可以安装几乎任何想要的 app ,你可以安装 Netflix、Disney+,也可以下载商店里无穷无尽的免费手机游戏。虽然这是一台云游戏设备,但如 PlayStation Remote Play 和 亚马逊 Luna 等 app 却无法适配机器的自带手柄,在这两个 app 上用户仅能用触摸屏上的虚拟摇杆或配对单独的蓝牙手柄来进行游戏。我们并不知道机器是否会在日后适配其他的云游戏或本地游戏串流 app,反正目前适配的只有上文提到的四个预装 app。

  不过就算在预装 app 里你也感受不到罗技有针对这些软件做过任何深度集成,并没有这台机器是围绕这类玩法特别定制的感觉。举个例子,比如预装的 Xbox Cloud Streaming 实际上只是一个访问 Xbox网站的快捷方式,虽然玩家也可以从谷歌商店下载单独的 Xbox Game Pass app ,但这两个 app 在针对移动端的交互设计上存在些许不同。由于机器没有返回按键,所以只要点到任何链接就会导致这个 app 用不下去,只能关闭 app 重启,或者手动从微软的网站返回 Xbox Cloud Steaming 页面。

  另一个 app 英伟达 GeForce Now 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启动这个 app 并登录了自己的英伟达账号后,app 却告知我没有订阅并直接把我送回了登录界面,完全没有任何注册或者试用的选项。于是我不得不又单独去英伟达的官网进行注册,然后又回到 G Cloud 里去重新登录,之后才能开始正常游戏。在这么一个专门为云游戏而设计的机器上,用户却要绕过重重障碍才能真正玩上游戏。

  在手持模式下,机器的设置菜单里能提供一定的自定义选项,有选择深色或者浅色主题以及四张可选壁纸等自定义内容。但除此之外似乎机器就再没其他进一步的自定义选项,也不能由用户添加自定义壁纸。另外,G Cloud 提供了对设备上除 G 键外所有按键进行重新映射的功能。

  在这节内容开始前我先要声明:鉴于这台机器主要是用于云游戏,所以每个人的使用体验可能(甚至可以说是一定)会因网速和所在地区等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在我测试机器时,我连接的网络下行速率为 300Mbps,上行速率为 20Mbps,我的使用环境应该足够让我在 WiFi 下进行云游戏。

  我大部分时间测试的游戏都是通过预装的 Xbox Cloud Streaming app 游玩的。在这个 app 里浏览游戏库并启动游戏的过程非常直观,我也没遇到游戏不适配机器自带手柄的问题。启动游戏并连接到 Xbox 服务器大约需要 20-30 秒的时间,然后我就可以开玩了。

  在一台掌机上玩到诸如《光环:无限》和《极限竞速:地平线》等精美大作时会有一些神奇的感觉。通过 Xbox Game Pass 进行云游戏的手感与我以前测试的一些手机外接手柄的感觉类似,只不过在这台机器上体验要更震撼,并且还有一块大得多的屏幕。虽然看上去提升不大,但我在这台机器上不会收到分散注意力的消息提示,还有更接近主机的操控体验,这些东西让 G Cloud 上的游戏体验更让人沉浸。

  G Cloud 的机身材料虽然多为塑料,但机器依旧有着一种坚固和做工精良的感觉。操作机器的感觉很棒,摇杆手感舒适、十字键反馈灵敏清脆、功能键响应快速。扳机键相比传统游戏手柄要更宽更浅,不过扳机键具有模拟特性,可以在《极限竞速:地平线》这样的游戏里对车辆速度有更精准的控制。

  操控里我唯一遇到的问题是 A 键和右摇杆的距离太近,摇杆就在 A 键的正下方约半英寸的位置,所以在游戏时经常会误触摇杆,这可能会在一些快节奏的射击或者动作游戏中导致玩家偏离目标。

  在长时间测试了这款专为云游戏而设计的设备后,我最大的收获是意识到了并非所有游戏都是适合用流式传输投映到小屏幕上玩的。例如《毁灭战士:永恒》虽然在G Cloud 上运行良好,不仅始终都能保持近 60 fps的帧率,并且操控上也没有明显的延迟,但游戏内的大部分文本和图标在屏幕上都难以辨认,因为在通过 WiFi 进行流式传输时首先就损失了一些清晰度,而后还要把这些所有内容都缩小放到 7 英寸大的屏幕上。而在《死亡循环》和《光环:无限》这类快节奏射击游戏中,这种数据传输形式在试图还原游戏画面时还会经常出现拖影的情况。

  我也从谷歌应用商店里下载了 PlayStation Remote Play app,想要在 G Cloud 上游玩我 PS5 里的一些游戏。但启动 app 后我发现这个 app 没法识别机器自带的手柄,只能使用屏幕触控或单独配对额外的蓝牙手柄。虽然这是个后续能通过固件更新解决的问题,但可以看出罗技并没有做太多确保各类 app 能识别机器自带手柄的集成工作。目前 G Cloud 只适配两种云游戏服务(Xbox Cloud Streaming 与 英伟达 GeForce Now)和两种本地游戏串流服务(Xbox 与 Steam Link),对一款专为云游戏而生的手持设备来说,这样的兼容性有些让人失望。

  更让我失望的是如《Apex英雄 移动版》和《使命召唤 移动版》等我从应用商店下载的游戏也都不能识别自带的手柄,也就是说在这些游戏里我也只能使用触控的方式进行操作,而G Cloud的宽度导致这种操作方式并不好用。我知道这是一台以云游戏为主的设备,但本地游戏只能使用触控操作的限制会让机器在没有 WiFi 时的可用性进一步降低。

  另一个小问题是没法删除机器内预装的所有谷歌系 app。由于是采用的安卓系统,所以系统里大部分东西都与谷歌有关。机器内超15个预装的谷歌系 app 经常更新,它们会把主页里数量有限的游戏相关 app 挤走,让如地图、信息等用户多半不会使用的 app 图标占据空间。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打开主页里的信息 app 去看里面那些我不感兴趣的邮件了。我希望在手持模式下时,能有可以禁用谷歌服务或特定 app 的功能,好让我可以更专注于游戏上面。

  罗技 G Cloud 出色完成了可通过云或本地游戏串流来玩游戏的目标。但是,这款机器的入门成本相当高昂,用户不仅要承担 349 美元这个相比其他替代方案要贵得多的售价,而且还要花钱订阅一些服务才能解锁云游戏的全部潜力,并且还得确保有足够快的网络来支撑这些内容。再加上机器缺乏对其他远程游玩服务和本地游戏的适配,这一切让人觉得罗技 G Cloud 并没有做好步入云游戏浪潮的准备。

游戏评测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游戏评测:

  • 下一个游戏评测: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